6月17日上午,我所某基层单位党支部凭着“神九”成功发射的东风,精心开展了“重温党史缅怀伟人,扶贫助学奉献爱心”的“七一”主题活动。组织参观了西安市毛泽东敬览馆,重温了属于那个年代的红色记忆,缅怀了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同日下午,党支部兵分两路开展了助学帮扶活动。
   毛泽东敬览馆位于雁塔区长鸣路,是一位具有“红色情结”的陕西农民企业家张德本自筹资金创办的,免费向社会开放。敬览馆建筑面积达五千平米,强烈的“红色”象征标志使这座大楼在整条马路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刚一走进大厅,就会被扑面而来的红色气息所感染,庄肃之情油然而生。 整个敬览馆共5层,有23个展厅,分别展出毛泽东铜像、瓷像、绣像3000多件,毛泽东像章17多万枚,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2000多幅,毛泽东珍贵图片5000多幅等。馆内详尽地展示了毛泽东的革命历程和丰功伟绩,以及陕西各地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图文史料。 “红色”二字在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不仅意味着传统的喜庆,它还标志着革命,象征着胜利。红色藏品是时代的产物,它承载着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情感和信仰。张德本的红色壮举实在令人敬佩,“以德为本,服务人民”是张德本的人生格言,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人生的价值岂止于追求个人的成功,回报社会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更高境界。

 毛泽东敬览馆堪称红色精神的殿堂,在那里,我们寻找到了一份久违的信仰,面对鲜红的党旗,我们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17日下午,党支部兵分两路,分别由李光熙主任和吕奇伟副主任带队驱车前往蓝天县汤峪镇聚庆村刘西阳姐妹家和蓝桥乡北沟村朱文超家拜访探望,为孩子们送去全室同志捐赠的书籍、学习用品、衣服以及助学款。 刘西阳姐妹和朱文超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他)勤奋好学、心地善良,虽然家境贫困,但从交谈中我们能感觉到她们内心深处那种不为生活所迫的倔强。与同龄的小孩相比,生活的艰辛让她们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懂得为父母分忧解难、承担家务,在肩负着全家人的心血和希望时,他们唯有加倍努力学习,去回报父母和社会给予的关爱。 该单位的扶贫路已走过四个年头,他们爱心行动的初衷是为这些贫困家庭带去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也为这些小孩执着的信念和梦想送去一份爱的支撑。这项活动对于该单位的每位同志而言,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因为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他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份大爱带给大家的心灵冲击,这些小孩对梦想的追逐让我们想起了自己曾经有过的年少时光。现在身为一名航天人,我们愿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航天事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航天精神,牢记使命、履行职责、勇创佳绩,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