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 English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科研实力 技术与产品 需求发布 招聘信息
   
 
  单位新闻
  央企视野
  单位新闻
空间站运营阶段首次发射!液煤出征护送“太空快递”
发布时间:2023-05-10关闭此页


发动机的轰鸣震动大地,耀眼的尾焰辉映海天。

5102122分,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托举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直入云霄。中国空间站建成后的第一艘“货船”正式起航。

此时,距地球400公里外的中国“天宫”,“神舟十五号”乘组将在轨迎来加强版“天舟”货运飞船。“天舟六号”任务是空间站从建设阶段转入运营阶段的第一次发射任务,也是2023年中国载人工程唯一一次货运飞船发射,将为“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两个乘组先行送去“粮草”和“辎重”,承担着打好新阶段开局之战的重任。

2017年执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已与天舟货运飞船六度携手。火箭芯一级、助推、二级均采用液氧煤油动力系统,虽然发动机技术状态趋于稳定,但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动机研制团队以“打一发进步一发”为目标,不断向着更精准、更高效、更可靠加力迈进。

此次发送任务中,二级发动机有一项重要技术状态更改,我所试验队员在进场前已经完成了全部的技术状态再确认以及生产质量的全面复查,在前序任务“精雕细琢”的基础上,进入发射场后又联合总体共同开展了新一轮的复核复算工作,为的就是确保万无一失。

从全程刚性落实双向质量交底到文书四级联审制度,确保质量安全受控,试验队让“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制胜理念落实到每个环节、每步操作、每个动作,关键阶段保持零失误,为任务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确保每个航天“螺丝钉”都紧紧铆在战位上,试验队充分落实岗位责任制要求,所有在岗试验队员均参加过长征七号飞行试验,进场前又再次开展室级、(厂)所级、院级三级岗位责任教育培训,从思想上树立起重大工程、提高级的工作理念,保证队伍技术、作风双过硬,确保空间站任务过程完美、结果圆满。

科技处联合低温推进剂发动机总体研究室进行了长征七号遥六/遥七试验队经验交流会,旨在进一步加强试验队员保成功技能和决心。高玉闪副所长、陈建华总师等领导出席会议,提出发射场工作要求并进行出征动员。遥六任务试验队代表成洁、史子鹏分享了遥六任务工作经验。遥七试验队白旭东介绍了遥七任务发射场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其余队员汇报了进场准备情况并进行表态发言。通过交流动员,促进了新老队员的经验交流与传承,坚定了试验队员必胜决心。

进入发射场后,试验队员们迅速适应了发射场的工作节奏,有序配合一岗开展了各项工作。在各阶段工作开始前,试验队均会开展双想会,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梳理,明确工作重点,让各个试验队员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做到心中有数。在双想会上,白旭东主任设计师还分享了自己多次参加飞行任务后的靶场心得,使大家获益匪浅。

为了加强液氧煤油发动机团队建设与经验传承,同时考虑到新员工快速成长的迫切需求,此次任务第一次设置了“学习岗”。

发动机系统设计师胡之颉是20224月入职的新员工,到参加本次任务时入职刚满一年,也是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团队史上最年轻的发射场试验队员,他虽然入职时间短、知识储备有限,但是却有着一颗不断求知的上进心。试验队里,工作了30年以上的“老航天”热情不减,70后、80后研制人员扛起自主创新大旗,90后、95后不怕吃苦,有新视野、新技术,在攻克更多航天关键技术的道路上,他们共同奔赴。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此前,“天舟六号”飞船进行了系统升级,对货物舱进行了较大改进,大幅度增强密封舱的货物运输能力,给航天员提供的物资将可以支撑更长的时间。

30年来,液体火箭发动机释放的澎湃动力,让中国人的航天梦飞得更高、更远。液体动力人,一路挑战,一路创新,路跨越,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创造“中国奇迹”,也必将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飞”得更稳、更远。

 

 

标签:
上一条:神舟再起航,“金牌动力”再立新功! 下一条:液体动力融合增材制造创新设计论坛暨“数创...
单位概况  |   企业文化  |   单位新闻  |   科研实力  |   技术与产品  |   需求发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English
Copyright © 2023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基地飞天路289号   备案号:陕ICP备12011645号-1